別讓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淪為漂綠工具
2022年10月28日
| 香港地球之友政策研究及倡議團隊
我們經常視科技爲解決全球危機的方案,而在自然環境中,我們又能否找到有效方案?
透過利用運作良好的生態系統的力量作為基礎設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被公認為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涵蓋範圍非常廣闊,例如農業發展及造林計劃。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能有效減少全球三分之一的碳排放,而且生態系統服務帶來的經濟效益每年高達1700億美元[1]。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2021年於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中,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是重點議程之一。然而,最終通過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卻未提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反而用了「保護、保育和恢復自然」的字眼代替。為何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如此具爭議性?
鑑於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缺乏明確的定義和準則,所以很容易被誤用和濫用。社會上的一些批評者認爲,其定義的含糊性助長了單一化及工業化等非可持續的農業模式。[2]那些主張使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來抵消碳排放的人,往往本身就是主要的污染者。

泰國的桉樹種植場 (圖片來源:耶魯大學林學院)
另一方面,管理不善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例如欠缺對生物多樣性和當地居民權益的保護,也無形中助長了「漂綠」行為 (早前,我們撰寫了一篇有關如何正確植樹的文章)。[3]原住居民和社會公義組織經常批評企業把大自然商品化,意圖為其造成的污染轉移視線,以維持原有運作模式,例如繼續依賴化石燃料。[4]
雖然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目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點,但仍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系統的重要工具。2020年發表的一份的報告指出,每年生物多樣性維護所需的資金缺口高達8240億美元[5],但全球若要全面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就必須確保項目的公平性,維持具包容性和恢復性的土地規劃治理,以保障當地社區的權益和民生。

不同生態系統的減排潛力數據(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署)
但說到底,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並非解決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全球必須大幅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以應對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