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香港地球之友 未來電力市場發展之建議


兩間電力公司昨天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交代明年電費調整幅度,港燈減電費17.2%,而中電則凍結電費。香港地球之友就未來電力市場的發展及電費有以下立場:

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是來自發電,佔了本地總排放量近七成。利用化石燃料發電,除了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外,亦會排放多種空氣污染物,影響人類健康,從而增加公共醫療系統負擔,可惜政府並沒有將環境成本及健康成本納入計算範圍,去比較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真實價格。根據污者自付原則,碳稅或碳交易機制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訂價,讓排放者承擔全球暖化的環境成本。香港地球之友建議政府實施碳稅,透過經濟誘因減少碳排放量,以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多處早已為發展可再生能源訂立清晰的目標及策略,可惜香港並沒有相關目標,大大落後於其它國家,香港必須為發展可再生能源訂立長遠的目標,才能有效地減少本港溫室氣體排放量。香港政府跟兩間電力公司的《利潤管制協議》將於2018年屆滿,政府應把握這個關鍵時機,與兩電商討並落實可再生能源的計劃。此外,新的利潤管制協議應規定電力公司提供「上網電價」,以經濟誘因促進分佈式可再生能源發展。香港地球之友建議政府在2030年或之前以可再生能源供電10%為目標,以應對氣候變化。

需求管理方面,政府可參照外國的成功例子去推動各種有效的措施,例如安裝智能電錶,以便記錄不同時段的用電量,讓用戶了解耗電量分佈,從而制定相應的節能措施。電費亦可根據用電時間和用電量而相應改變電費價格,在不影響低用電量用戶的情況下,提高累進式收費,以經濟誘因降低整體能源用量,及減低電力最高需求。

關於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地球之友於1983年成立,是本地的資深環保團體,多年來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政策、營商方式和生活形態,以保護香港及鄰近地區的環境為目標。

網址:www.foe.org.hk


關注議題:
能源
關鍵字: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