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捐款
A
A
A
ENG
简
香港地球之友
Menu
首頁
認識我們
願景和使命
ESG承諾聲明
董事會和顧問
地球之友電子報
傳媒報道
年報
聯絡我們
政策倡議
地球共鳴
政策提交
專欄文章
新聞稿
綠色金融
環境、社會及管治分析師認證 (CESGA)
ESG證書課程
中小企ESG最佳實踐表現嘉許計劃
香港地球之友綠色金融網誌
城市森林
酷森林
綠林降碳
社區計劃
可持續生活環保講座及工作坊
廢物.勿費 - 回收計劃
活動
最新活動
昔日活動
支持我們
成為會員
義工服務
招標公告
捐贈
職位空缺
捐款
登入
ENG
简体版
A
A
A
首頁
/
政策倡議
/
地球共鳴
/ THE REGENERATIVE CITY CONCEPT (只限英文)
地球共鳴
THE REGENERATIVE CITY CONCEPT (只限英文)
2020年04月29日
| Karen & Ruy Barretto
請參閱英文版本。
關注議題:
能源
氣候變化
水資源
循環經濟
生態城市
綠色經濟
自然保育
關鍵字:
Regenerative city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ility
上一篇消息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onge City Program (SCP) in Chinese cities: influence from social media and public (只限英文版本)
下一篇消息
Are you an Optimist or a Realist? (只限英文)
你可能感興趣
香港地球之友、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及中國可持續投資論壇(China SIF)於4月22日攜手舉辦「地球日論壇 2025」,並由歐洲金融分析師協會聯合會(EFFAS)及其ESG分析師認證(CESGA)課程協辦,致力推動轉型金融,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與許多城市一樣,香港在包裝廢物管理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由於人口稠密且高度依賴進口商品,香港產生大量包裝廢物,其中大部分最終會被棄置於堆填區。
德國環保智庫「日耳曼觀察」(Germanwatch)於2025年2月12日發布了《2025年氣候風險指數》(Climate Risk Index 2025)。該報告是歷史最悠久的年度氣候影響指數之一,揭示了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報告顯示,過去三十年(1993-2022年)間,全球共發生超過9,400次極端天氣事件,造成超過76.5萬人死亡,並導致約4.2萬億美元(經通脹調整後)的直接經濟損失。報告特別指出,發展中國家和沿海地區(包括香港等亞洲沿海城市群)所面臨的嚴重威脅。
當全球都在討論生物多樣性時,保護本土生物也成為一個重要話題。本土植物為昆蟲、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食物和庇護環境,形成可持續且理想的棲息地;這些動物又能散播種子,促進彼此的繁衍。在這樣的棲息地中,孕育出各種不同的動植物,形成生物多樣性,並使生態環境更加穩定,同時避免品種單一化的問題,從而提升周圍的動植物多樣性。本土植物作為原生植物,早在有人的時候就已存在,能在自然狀態下自行繁殖,對當地的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且不需要施肥和滅蟲。如果用於城市綠化,相較於外來品種,它們能減少城市的碳足跡。
Share
Facebook
Whatsapp
複製網址
我的最愛
電子郵件
返回頁頂
訂閱我們
訂閱我們
定期接收電子環保資訊及活動消息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