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本,民生資本,自然資本
2020年04月01日
| 香港地球之友主席 吳方笑薇女士
病毒跟人類捉迷藏,十面埋伏,危機重重。
如何保衛人民健康?如何保衛地球健康?如何保衛未來健康?
免疫力、扺抗力、自衛力,這個護身符是所有微生物學丶流傳病學丶病理學和傳染病研究専家們,常常給予我們的忠告。
保衞人民健康,要靠每個人自身的免疫力,來防禦和對抗病毒和細菌。好的基因,加上健康飲食丶健康生活丶健身運動丶衛生習慣,無疑是增強免疫力的最有效方法。
保衛人民健康,離不開保衛我們生存環境的健康,因此保衛地球健康、預防和減少威脅生命的環境污染、化學品毒害、生態破壞、氣候變異、杜絶病毒溫牀和健康危機,是雙輔相成的。
美好人生、健康生活、快樂家庭、安居樂業、無憂無慮,如何得到保證呢?如果我們忽視賴以生存的地球,被人類貪婪丶自私丶冷漠丶急功近利的剝削和毀壞,導致生態環境失衡,氣候變異,還把野生物種趕盡殺絶,被迫釋放和傳播病毒,我們如何能安枕無憂呢?
「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是能否主宰自己,而非大自然」國際知名的生態學家和環保先鋒,雷切爾.卡森女士的名句,實在發人深省。
少一點破壞,多一點建設,不能只滿足於延續「可持續性」的發展模式,而是時候推行「可復生性」的發展模式。收集天雨回灌地下水源丶復耕退化土地丶復活海洋生物丶復生自然資源丶復增生物多樣性丶重用廢物丶吸收太陽能和風力能丶增收自然資本。
綠色GDP是計算「自然資本」和「可復生性發展」價值的最真實和最有意義的方法。因為現行的GDP,沒有計算生態破壞和健康生存威脅的隱性代價。
自然資本丶健康資本丶人力資本是「韌力經濟」和「可復興性」繁榮的重要基石。沒有地球,那有發展的原料;沒有健康,那有生產力,因此,健康的環境和健康的人民,助力健捷生產和健存經濟。
生態健康和人民健康,息息相關。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區的規劃和建設,要認真考慮和落實健康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及氣侯變化風險評估的建議和提示,防患未然。
適者存,智者活,能者動,健者行。
洞悉天機,捍衛生態,珍惜生命,天人合一,共榮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