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少浪費的佳節 (發佈日期:1月19日, 2025)




隨著農曆新年的臨近,這是一個與家人團聚歡慶的日子。在歡度佳節的同時,我們往往變得格外慷慨。商家會把握節日消費的熱潮,以琳瑯滿目的應節裝飾和促銷活動吸引顧客。然而,在享用美食佳餚、互贈禮物和與親友歡聚的背後,我們需要反思這些慶祝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濃厚而豐盛的節慶氛圍,很多時會導致過度消費和浪費,對地球造成深遠的影響。

農曆新年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象徵是利是,寓意祝福與吉祥。然而,這項傳統習俗也帶來沉重的環境代價。有調查顯示,每年我們消耗約3.2億個利是封,相當於砍伐16,300棵樹。儘管近年可重用的利是封越來越普及,但由於許多利是封仍印有十二生肖或姓氏,令它們難以被重複使用。

新年慶祝活動也會產生大量的有機廢物。為了迎合「年年有餘」的意頭,許多家庭往往過量訂購或準備食物。一項本地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節日慶祝過後有吃不完的賀年食品,60%的人則曾在新年聚餐中留下剩菜剩飯。此外,有些食物大多是為了討個「好意頭」而購買,通常不會被真正食用,例如年糕、柚子和橘子。這些額外的廢物將進一步增加堆填區的壓力,並釋放甲烷這種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

我們可以採取甚麼行動?

精心規劃膳食:訂購或準備適量的食物,以避免剩菜剩飯

善用剩菜:將吃不完的菜餚轉變為新菜式,以減少浪費

分享剩餘的食物:將多出來的食物捐贈予本地的食物銀行或慈善機構

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外出用餐時,自備容器將剩餘的飯餸打包帶回家

我們如何減少其他節日浪費?在為家人和親友選購禮物之前,不妨考慮到現今越來越多人並不介意不收禮物。與其贈送物質性的禮物,不如選擇以有益身心的活動代替,例如一起遠足或參觀博物館,這樣的經歷可能更值得回味。若您確實需要購買禮物,請盡量選擇包裝簡約的產品。對於需要派利是的人,可考慮改用電子利是。如果仍偏好實體利是,建議先查看是否有去年的利是封可重用,或參加一些機構推出的利是封回收重用計劃。

農曆新年是一個慶祝豐收和繁榮的節日,但我們應謹慎,避免讓它變成過度消費和浪費的時刻。我們應理性購物,以體驗代替物質禮物,並珍惜食物。讓我們攜手改變,共同迎接一個更環保、更少浪費的綠色農曆新年。


關注議題:
關鍵字: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