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香港地球之友回應香港多區空氣污染指數爆錶
- 強化區域空氣污染監控
- 推動新能源汽車創新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 實施拖延逾40年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 擴大低排放區(LEZs)的範圍和涵蓋車種
- 加快電動車普及化
- 控制車輛發牌數目
香港近日受乾燥的大陸氣流影響,天氣持續酷熱,多區氣溫高達攝氏34度或以上,而且由於平均風速較低,不利於空氣污染物擴散,導致多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嚴重」健康風險級別,嚴重影響市民健康。
香港空氣污染類別可分為路邊空氣污染和區域性煙霧,儘管政府多年來已經採取了多項改善措施,路邊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濃度仍持續處於高水平,情況令人擔憂。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一直為人詬病,香港地球之友敦促政府採納以下建議,改善空氣質素:
1. 加強與廣東省政府合作,強化區域空氣污染監測和控制,共同制定針對性減排措施;
2. 加強與大灣區於技術發展和人才培訓方面的合作,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創新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3. 實施拖延逾40年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ERP),以經濟誘因紓緩繁忙路段交通擠塞問題;
4. 擴大低排放區(LEZs)的範圍,定期收緊排放標準,並涵蓋所有車輛類型;
5. 政府應收緊目標,加快實現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和商業車輛的電動化普及;
6. 實施車輛配額系統,控制失控的車輛增長;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最大的環境威脅之一,導致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提早死亡。香港政府必須加快制定各項減排措施去改善空氣質素,並致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以健康為本的空氣質素指標水平,保障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