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 尚待開發的氣候變化緩解方案
2024年09月05日
| 香港01
| 香港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洪藹誠博士
2023年,我們見證了全球各地打破了多項氣候紀錄,全年近一半日子的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⁰C,這比以往任何年份還要高。在香港,全年12個月的氣溫都比往常高,使2023年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最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高達24.5°C。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層不斷減少,而全球海面的平均溫度則創下歷史新高,可見減緩氣候變化是多麼迫切。在眾多解決方案中,藍碳生態系統日漸成為一種重要的碳儲存手段,但目前卻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藍碳是指全球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捕獲的二氧化碳。舉個例子,紅樹林和海草床擁有強大的碳封存能力,其固碳速率是熱帶雨林的10倍,而在面積相近的情況下,其碳儲量為熱帶雨林的三至五倍。此外,藍碳生態系統持續積水的土壤會形成厭氧狀態,令有機物的分解變得非常緩慢,因此具有龐大的碳儲存潛力。
除了固碳之外,這些生態系統還提供許多其他好處,包括保護海岸和淨化水源。眾所周知,紅樹林是能夠抵禦風暴、海嘯、海浪和海岸侵蝕的天然屏障,是沿海社區的第一道防線。藍碳生態系統亦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樞紐,為鳥類、魚類、哺乳類動物、無脊椎動物、藻類和微生物等各種海洋和沿海物種提供棲息地。
儘管藍碳生態系統非常重要,但它正面臨城市化、水產養殖和污染等人類活動的威脅。氣候變化引發的異常乾旱季節,導致全球最大濕地 ─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發生了歷年最嚴重的野火。這些生態系統的退化和破壞,令儲存在其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中,進而加劇氣候變化。這還削弱了它們作為天然緩衝區的能力,使沿海地區變得更為脆弱。
要充分發揮藍碳生態系統的潛力,將其納入國家和國際氣候戰略至關重要。各國政府需要保育現存的藍碳生態系統,並恢復已退化的生態系統。我們必須為測量藍碳儲量和流量制定可靠的方法,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此外,綠色債券、氣候基金和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能夠將資源引導至藍碳保育和恢復項目。通過平衡投資者、政府和保育人士的利益,綠色金融有助創建一個促進長期生態健康和韌性的可持續融資模式,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藍碳生態系統是減緩氣候變化的強大工具,但卻未得到充分利用。與許多陸地生態系統相比,藍碳生態系統能更有效地捕獲和儲存碳,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獨特機會,同時能夠提高生物多樣性和保護沿海社區。